引言
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,跨境电商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农产品作为跨境电商中的重要品类,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国家的食品安全。近年来,我国海关总署等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新规,旨在加强跨境电商农产品监管,确保食品安全,促进国际贸易健康发展。
跨境电商农产品监管新规概述
1. 强化源头监管
为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,海关总署等部门要求进口农产品境外生产企业必须进行注册,并对注册企业进行严格审查。同时,对于高风险农产品,要求境外主管部门进行官方推荐,进一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。
2. 优化注册评审流程
修订后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》增加了基于所在国家(地区)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可结果,批准官方推荐企业名单注册的条款。通过压实境外主管部门监管责任,加强与境外主管部门合作,优化注册评审流程,批量注册获得体系认可的官方推荐企业名单。
3. 免于注册的食品范围
邮寄、快件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、旅客携带的食品,样品、礼品、赠品、展示品、援助、免税经营的食品,外国驻中国使领馆及其人员进出境公用、自用的食品的境外生产企业免于注册。
4. 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
海关总署取消了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企业备案,简化出口单证申报手续,扩大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运试点,推广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监管模式。
监管新规对食品安全与国际贸易的影响
1.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
通过强化源头监管、优化注册评审流程等措施,可以有效提升跨境电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,保障消费者健康。
2.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
优化跨境电商出口监管,简化手续、优化流程,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,提高贸易效率,促进国际贸易发展。
3. 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
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,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,扩大农产品出口。
结语
跨境电商农产品监管新规的出台,对于保障食品安全、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。在实施过程中,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,确保政策落到实处,为消费者和外贸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