纠纷背景
2024年1月9日,广东珠江卫视《法案追踪》湾区睇法”栏目播出了澳门某公司诉深圳某公司跨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。该案涉及澳门公司与深圳公司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的交易,因合同履行问题引发纠纷。
案件详情
合同签订:澳门公司看到深圳公司在淘宝网店上的桌面共享广告机产品介绍后,认为该产品在澳门市场有较大潜力,于是下单订购了一台,并希望大量订购。双方签订了《销售合同》,约定深圳公司向澳门公司供应200台广告机及配套的广告管理后台系统,交付期限为合同签订后45日内。
付款与交付:澳门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货款,但深圳公司并未按时交付广告机及系统。在澳门公司多次催促下,深圳公司才交付了配套系统测试版,但系统存在诸多问题,如登录后乱码、管理人员无法增减等。
纠纷产生:澳门公司认为深圳公司交付的系统与合同约定及网店宣传不符,要求退款,但遭到拒绝。随后,澳门公司提起诉讼。
法院判决:案件一二审均判定澳门公司胜诉,提示商事主体在进行合同交易时应明确合同条款含义,避免发生文义争议。
风险规避指南
1. 合同条款明确
- 在签订合同时,应明确约定产品规格、质量标准、交付期限、付款方式、违约责任等条款,避免因条款模糊而产生纠纷。
2. 产品质量把控
- 在采购产品时,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,确保产品符合合同约定及市场需求。
3. 付款与交付监控
- 在付款与交付过程中,应密切关注合同履行情况,确保产品按时交付。
4. 争议解决机制
- 建立完善的争议解决机制,如协商、调解、仲裁等,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。
5. 法律意识提升
- 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,提高法律意识,避免因不了解法律而造成损失。
总结
跨境电商纠纷在近年来日益增多,了解纠纷案例、分析风险点,并采取相应措施规避风险,对于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和个人至关重要。通过以上案例解析与风险规避指南,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。